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群工作>>理论学习>>正文

【观后感】传承红色基因,熔铸技术报国之魂--观校史剧《根脉》有感 王焕群

时间: 2025年06月13日 12:41 作者: 点击:

作为《根脉》课程思政课题组一员,我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观看了学校原创校史剧《根脉》。这部剧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将学校的红色历史与校史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学校的光辉历史和深厚底蕴,不仅是一次艺术的表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我内心受到深深触动与启发。

《根脉》以同名书籍中的沈工程校友事迹为蓝本,通过多时空交织的叙事手法,将沈工程人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全剧以“电力人代代坚守”为脉络,生动诠释了“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精神密码。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他们的精神,不仅是沈阳工程学院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观剧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课程思政课题组编撰《根脉》一书时的情景,40个故事又一一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校史剧中主要人物李建军的创作原型是机械工程学院2010届毕业生李延军,他为让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西藏玉麦乡顺利通电,连续338天不下高原,央视一套大型纪录片《大国基石》、CCTV13新闻频道都就他负责的项目进行报道。2020届机制专业毕业生杨佳成,参加工作仅三年就在多项技能比赛中获得骄人成绩,因此单位先派他参加2023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宁波站火炬传递。2020届机制专业毕业生陈鉴朋,现东北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参与多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类重大科研项目,他在学校创建的“陈鉴朋学业辅导驿站”帮扶学生2000余人次。我为以李延军、杨佳成、陈鉴朋为代表奋战在工作岗位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的校友而骄傲,更为我们学校以及机械工程学院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而自豪。

《根脉》不仅是一部校史剧,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基因永远不能忘,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熔铸技术报国之魂,续写沈工程的辉煌篇章。

(图文:王焕群 初审:王炳达 审核:汪浩 终审:王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