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我校机械工程科研团队成员姜壹夫博士再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并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在腐蚀领域顶刊《Corrosion 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图形摘要

剥层腐蚀形貌分析

微观组织表征

腐蚀机制分析
本研究采用100℃模具进行热压缩后,结合预时效与电脉冲处理(EPT),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结构实现了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的协同提升。研究结果表明,EPT凭借其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加速了沉淀析出过程。经EPT处理的试样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其厚氧化层、均匀分布的η′相以及高铜含量的大尺寸晶界沉淀相(GBP)有效抑制了阳极溶解,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与烘烤处理试样相比,腐蚀形貌由晶间腐蚀(IGC)/IGC+局部IGC转变为弱局部IGC。此外,提高模具温度与EPT的应用共同促进了应力腐蚀开裂(SCC)抗性的提升。EPT诱导形成的T相能够促使氢原子的重新分配,显著减少氢在其它有效陷阱的富集,从而增强SCC抗性。
(图文:郝杰 初审:王炳达 审核:刘劲涛 终审:王焕群)